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引 言: 查理·柯克 (Charlie Kirk) 帶給我們這一代基督徒很大的 啟示,特別是年青基督徒。在過去二三十年裡,從九十後到XYZ世代因為深受六十年代的解放運動和後現代主義的影響而放棄純正基督信仰;人的溝通方式也因科技發展而變得很被動,失去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但查理獻上一切,喚醒今天的年青人回歸真理,我們該怎樣回應神的呼召? 1. 勇敢宣講真理 2. 在軟弱中剛強 3. 作美好的選擇 結 論: 今天,讓我們回應神對我們這代的呼召,特別是年青信徒,要起來像提摩太一樣,在眾多反對的聲音中,敢於用言語和好行為宣講和維護真理;像馬可雖然膽小軟弱但仍能善用恩賜完成使命,最終成為剛強的人;像路加在舒適生活中,不忘天國的使命而獻上年青力量,不要像那富有的少年官,雖然得著世界和世人的認同,卻失去永恆的祝福。
序 言: 人成長之後就會投身社會,各人會有不同的發展。近期社會有一種心理病稱為「驚恐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焦慮症,其特徵是患者會反覆經歷突然而強烈的恐懼發作,也就是「恐慌陵作」(Panic attack),並對再次發作感到持續的擔憂。大衛從一個牧羊人發展成為一國之君,當中經歷的壓力不少,今天的經文就告訴我們他面對各種壓力下,如何保持成為一個「無懼之人」。 1. 無懼忙碌 2. 無懼危機 3. 無懼歪路 結 語: 大衛的經歷告訴我們不用懼怕忙碌、危險和走歪路,因為那位慈悲的大牧者會為我們安排安歇之地和引導我們走正確的道路,從而成為「無懼之人」。序 言:人成長之後就會投身社會,各人會有不同的發展。近期社會有 一種心理病稱為「驚恐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焦慮症,其特徵是患者會反覆經歷突然而強烈的恐懼發作,也就是「恐慌陵作」(Panic attack),並對再次發作感到持續的擔憂。大衛從一個牧羊人發展成為一國之君,當中經歷的壓力不少,今天的經文就告訴我們他面對各種壓力下,如何保持成為一個「無懼之人」。
基督徒的敬拜是要將聖潔與更新帶入充滿罪惡的世界 (1) 神的聖潔闖入已被罪毀壞了美好的創造。 (2) 安息日—聖潔闖入時間。 (3) 聖殿—聖潔闖入空間。 (4) 祭司職分—聖潔闖入人群。 敬拜就是在這個充滿需要的世界中,參與聖潔的闖入
引 言:弟兄姊妹,你的手機有沒有斷過線?正在講重要的話, 卻突然沒了訊號。那一刻,你一定急著要恢復連接。為什麼? 因為溝通太重要了。保羅提醒我們:與神的關係也需要“永不 斷線”。 一、什麼是「不住地禱告」? 二、為什麼要「不住禱告」? 三、如何操練「不住禱告」? 結 語:弟兄姊妹,你屬靈的“訊號”如何?是偶爾連上,還是永不斷線?讓我們操練不住禱告,活在神面前,好像擁有屬靈的網絡 — 永不斷線,隨時連通。
引 言: 很多人聽到老字,都會感到不安。雖然老是佛教四苦之一,但不一定是不好的,視乎我們的生命是怎樣過。如果活得對,老是人生最好的時光。 1. 對老的不同看法 2. 作好準備 3. 活出燦爛時光 結 論: 人無論年紀多少,都可能感到老,因為跟不上時代變遷。但事實上年老會帶來身心的衰歇,但如果好好作出準備也可以活得很豐富。關健是扎根於主裡面,在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就做有意義的事;在軟弱無力的時候,就靠主話語得力量。都一樣能活出美好的見證,並把寶貴的經驗傳承下去。因此,老可以是具有真智慧、蒙神記念、最燦爛的人生時光。
一、序幕 (2:6-10) 二、概述士師記的周期 1. 以色列人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 (2:11-13) 2. 神將以色列人付與四圍仇敵手中 (2:14-15) 3. 神為以色列人興起拯救者 (2:16-18) 4. 以色列人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 (2:19) 三、以色列人靈裏的難處….那我們呢? (士 3:6,雅 4:1-2) 四、應用 1. 仰望神的公義王,祂超越所有士師和地上的君王。 2. 在我們自毀的困境中倚靠神的恩典,以在基督裏的身 份面對失控的慾望。
序 言: 詩篇23篇可以說是信徒最耳熟能詳的一篇聖經。這六節簡短的經文,卻是闡述作者對神和信徒的一種重要的關係描述,也是真正蒙恩悔改的信徒最能引發共鳴的經文,所以深得信徒的喜愛。經常反覆思想這篇詩篇,實有助我們去檢視我們 和神的關係的現況。 1. 耶和華 2. 我的牧者 3. 我必不至缺乏 結 語: 神愛世間屬祂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約13:1),但屬祂的人是否也會愛神到底?所以今天這節經文再一次提醒我們要時刻靠近祂,以免我們成為迷失的羔羊。因為我們人生最不能缺的,就是這位牧者。
引 言: 基督徒不怕死亡,也不怕末日來到,因為知道將來要進天家永遠與主同住、享受永生,但今生又怎樣過?人生苦短,我們該把這短暫的生命投放在哪裡? 1. 空虛的人生 2. 為何得人是那麼寶貴 3. 例子 結 論: 聖經告訴我們當主再來的日子,天地都要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鎖化。除了人自己,不會剩下任何東西,人都要永遠存在,不是到天堂就是下地獄。因此無論我們年紀多大都要好好善用我們餘下的日子,把精力時間投放在領人歸主、作主門徒這使命上。主耶穌和保羅給了我們好榜樣,他們像父母一樣,雖然付上了很大的勞苦和犧牲,但當他們看見自己屬靈的兒女,就心滿意足地說:成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今天,主向我們發出了邀請,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我們該知道怎樣回應。
引 言: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焦慮的世界。人們為了“尋找快樂”四處奔跑,結果卻越來越空虛。但神的話語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中發出一個清楚又不容逃避的命令:“要常常喜樂。”這不是勵志金句,也不是精神勝利法,而是神對祂兒女的命令。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思念:神為什麼命令我們要喜樂?這種喜樂從哪裡來?而我們如何活出這樣的生命? 一、“常常喜樂”是神明確的命令,而非建議 二、 這種喜樂的根源不是情緒,而是救恩的事實 三、“常常喜樂”是世人認出你屬主的明證 結 語: 今天,神不是呼召你“強顏歡笑”,而是呼召你“靠主喜樂”。或許你正在面對健康挑戰、家庭破裂、經濟危機等。但神沒有改變,祂的救恩仍然堅固。你可以在痛苦中仍有喜樂,因為你知道,主仍然坐著為王,盼望不會落空,永恆早已為你預備!弟兄姊妹,你願不願意順服神的命令,從今天起,在基督裡活出不被世界奪去的喜樂?
經 文: 彼前 2:9 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前 2:9) 引 言: 今天的教會很多人失業,不是教牧同工找不到工作,或信徒被公司辭退,而是信徒在教會中因種種原因沒有參與事奉,成為旁觀者。 1. 為何信徒失業? 2. 信徒不應失業 3. 該怎麼辨? 結 論: 信徒失業因為誤會只有牧師才該做教會事工而變得被動;也有因為無視教會權柄而分裂或離開教會;但大部份是因為不明白事奉意義、沒有合適地事奉而變得消極冷淡。彼前2:9告訴我們信耶穌不單是個人的事,神要揀選一群屬祂的 人,把他們分別出來,與世人在道德和整體生活上有所不同,為要見證宣揚神的美德。每個信徒都有祭司的身份和職份,在不同的崗位事奉,活出分別為聖群體的見證。因此,信徒必須明白事奉的意義和自己的恩賜,在合適的崗位事奉,便能充滿活力地同心建立神國,回應世界的挑戰,榮耀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