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Text: 馬太25:31-46 | Preacher: 崔理綱傳道 | Series: 2020 主日講道, 全部主日講道 | 引言:今天將繼續「當主再來時」系列講道的第三講,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學習聖經綿羊和山羊的比喻。這是關於主再來講道的最後部分。 人子降臨審判萬民(31-33) 誰審判:人子(31) 審判誰:萬民(32a) 如何審:分置(32b、33) 主審判如綿羊之人(34-40) 結果:蒙福得國(34) 原因:憐愛謙誠(35-40) 主審判如山羊之人(41-46) 結果:被咒受罰(41) 原因:冷漠自義(42-46) 結語: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約壹5:1)盼望我們每一个人都能信靠主,活出憐愛謙誠,當見主時都能蒙福得國。 4w分享 Worship:我们愛因为神先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BB3WqM9x4 Welcome:馬太福音第25章有三個比喻,哪個對你觸動和影響最大?為什麼? 3.Word:太25:31-46 4.Work:…
Bible Text: 箴言 5:15-19 | Preacher: 陳東昇牧師 | Series: 2020 主日講道, 全部主日講道 | 4W 分享小組 討論題目: Worship: 432 求主教導我 Welcome: 分享一下成長期間, 家庭(父母或親友) 學校或教會 是如何幫助你 擇偶, 對你有沒有幫助呢?/ 若沒有: 你有沒有試過 “做媒人” 的經歷,…
Bible Text: 詩篇 33:12 | Preacher: 陳東昇牧師 | Series: 2020 主日講道, 全部主日講道 | 經文: 詩篇 33:12 前言: 現今的美國, 正在不斷的 “去基督, 去基督教化”。 人們濫用自由去推廣無神論, 放縱主義, 同性戀, 並把世俗主義推向高峰。但若我們回看分析美國在短短的二百年來成為最強大的國家, 離不開創國先驅們的基督信仰, 和基督教價值觀。美國不僅是基督教國家, 更是 “以基督精神立國的國家”。今天我們會重溫一下美國以基督精神創國的歷史; 確定美國的憲法與處世觀在聖經裡的地位;…
Bible Text: 約書亞記 3:1-6 | Preacher: 陳寶聲牧師 | Series: 2020 主日講道, 全部主日講道 | 以色列人自從離開埃及以後,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之久,終於到達迦南,只要過了約但河,對岸就是那片流奶與蜜應許之地了。約書亞繼承摩西,肩負起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的第一份重任就是帶領百姓渡過約但河。過河後,擺在前面的是一條向來沒有走過的路,到底如何才能知道那一條是當走的路呢?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要穿越許多從來沒有走過的路,在今天的信息裡,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準備渡過人生的約但河,進入神要賜給我們豐富應許之地,同心走那當走的路。 A. 渡過約但河—跨越人生的渡口 人生的渡口 屬靈的渡口 以色列人的渡口 基督徒的渡口 B. 成功渡過人生渡口的秘訣 1)必須跟隨神的帶領 2)藉著信心產生行動 親愛的弟兄姊妹,來吧!邀請你一起過河,不錯,前面是一條從來沒有走過的路,卻又是一條充滿神恩典和蒙福的道路,讓我們彼此邀激勵,以恩慈相待;當我們聽從主的吩咐,遵行神話語,帶著充足的信心,一起勇敢的向前邁進,我相信,神沒有理由不在我們中間行奇妙的大事;過去神怎麼賜福我們,使用我們,在前面的日子裡,神同樣的會賜福我們,使用我們,讓祂的名在我們中間大大的得著榮耀與稱讚,讓福音藉著我們被廣傳。
Bible Text: 路得記 4:18-22 | Preacher: 崔理綱傳道 | Series: 2020 主日講道, 全部主日講道 | 前言: 現代的社會在教導孩童方面, 常常鼓勵多用正面的方法, 甚至有些偏向 “不要說不”, “不要說孩子錯了” 等等。 對於基督徒的家長, 原則還是要回到聖經裡。 一方面, 多些正面鼓勵兒女是對的, 如歌羅西書3:21, “你 們 作 父 親…
前言: 現代的社會在教導孩童方面, 常常鼓勵多用正面的方法, 甚至有些偏向 "不要說不", "不要說孩子錯了" 等等。 對於基督徒的家長, 原則還是要回到聖經裡。 一方面, 多些正面鼓勵兒女是對的, 如歌羅西書3:21, "你 們 作 父 親 的 、 不 要 惹 兒 女 的 氣 、 恐 怕 他…
前言:在新冠瘟疫肆虐尚未完結,小商戶重開剛剛開始,一連串為公義發聲的示威 夾雜著 破壞搶掠的暴行,令美國社會雪上加霜。當中也見到美國新一代在無神論人本主義高漲的公共教育下,與年長一輩在基督教文化教育中世界觀的分歧。身為移民基督徒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用聖經回應美國長大孩子的訴求?讓我們回到聖經,一同探討。 箴言充滿各種生活智慧的教導,但其中一個重點,是教導敬虔的父母如何培養敬虔的下一代。而在箴言第一章,父母對子女的第一篇教導,就是:「敬畏神,遠離惡事的智慧。遠離惡事有三方面的遠離: 1. 遠離與惡人的距離:所謂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我們的子女身邊若全是世俗主義,無神論者,甚至是行惡者,在同伴壓力下,自然難有好影響。所以我們要懂得助子女建立虔誠的朋友圈。當然也要懂得如何正面影響未信主的朋友。惡人惡事的朋友要有距離上的遠離。 2. 遠離「惡行」的壞榜樣: 就以普遍示威為例,本來大部分是和平的,表達對公義的訴求。但有另一批人趁著警力不足,就旁敲側擊,趁火打劫。更可惜的是有些未懂事的少年人,連示威的原因都不知道,見到有些人不用錢搶東西好像很好玩,就「有樣學樣」,造成更大的社會悲劇。所以父母要先教導子女「遠離惡的榜樣」。 3. 遠離「惡的思想」:美國年輕人,從後現代主義,相對主義中,走向極端「後真理主義」,自把自為,自我膨脹。以為可以不顧聖經真理,做什麼都可以。我們父母一定要知彼知,循循善誘子女回到聖經真理的原則中。 福音時間: 若要活出「遠離惡事的智慧」,請先相信接受「使我們遠離惡事」的主耶穌基督。認識祂,倚靠祂,祂帶領你:活出遠離惡事的智慧! 4W 分享題目: Worship: 活出愛 Welcome: 有沒有試過惡人引誘你作惡事,或者是電話騙子想騙你的錢,你是如何勝過的? Word: 箴言1:8-19 1. 若你是父母,子女在學校的價值觀教育難免與我們信仰不同。我們基督徒除了帶子女來教會,可以怎樣讓子女更認識耶穌,經歷信仰? 2. 我們如何幫助自己,子女,與親友,去在各方面遠離惡事?不與惡人同夥呢? 3. 美國敬虔的基督徒老一代,與狂妄人本自義高漲的年輕一代形成強烈對比。我們基督徒活在美國,如何可以對年輕一代(不僅是我們自己的兒女),用神的愛,聖經真理去影響他們呢? 4. 彼此代禱。
引言; 每個人一生中總是會遇到 別人 的批評, 有時是中肯的, 有時是負面的。 而箴言中對種種批評 也是 有見解 與引導的, 讓我們一同探討。 一. 批評是必定會遇到的, 所以讓我們好好地面對處理它, 而無須懼怕逃避。 二. 要好好處理批評, 也要改變 對 批評 的 前設: “神能用不同人的批評給你帶來益處!” 1. 批評 肯定 神給不同人不同的恩賜, 可以彼此配搭 (箴言 15:22,…
Bible Text: 帖撒羅尼迦前書 2:17-20 | Preacher: 陳寶聲牧師 | Series: 2020 主日講道, 全部主日講道 | 保羅和宣教團隊的同工西拉和提摩太將福音帶到帖撒羅尼迦,有好些人接受相信耶穌成為基督徒,並且成立了教會;保羅「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前書2:7),又「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2:11)栽培訓練了這一批信徒,他們猶如保羅屬靈的兒女,保羅他們是這樣的愛這教會的眾人,「不但願意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帖撒羅尼迦前書2:8);只是當時,因那不信的猶太人帶頭引起的逼迫,保羅他們被逼半夜倉猝逃離。保羅對這剛成立的教會確是愛護有加,之後,立即打發提摩太回去探望堅固眾人,且寫了帖撒羅尼迦前書這一封信去鼓勵安慰他們。 雖然無法面對面實體相聚在一起,任何的距離卻也無法減退保羅對帖撒羅尼迦眾人的愛和思念。我們應當學效保羅的榜樣,在新冠病毒的隔離下,仍舊活出那在疫境裡保持距離中的愛。 從保羅與帖撒羅尼迦教會的關係中,我們看見三樣事情:一件痛苦的事情、一件沮喪的事情、一件興奮的事情。 1. 一件使人非常痛苦的事情 — 在分離中仍舊思念關心眾人 2. 一件令人萬分沮喪的事情 — 在阻擋中仍舊對神全然信靠 兩個重要的生命功課: a) 屬靈爭戰是個事實 b) 生活不是花香常漫 3.…
Preacher: 崔理綱傳道 | Series: 2020 主日講道, 全部主日講道 | 講道大綱: 当主再來时,你能否交出人生好賬? (崔理綱 傳道) 馬太福音 25:14-30 引言:今天我們继续學习「当主再來时」系列講道第二講——聖經仆人管理銀子 的比喻,思考當主再來时,我們能否交出人生好賬? 一、主人託付——量才託財(14-15) 二、仆人受託——兩種反應(16-18) 1.隨即經營(16-17) 2.掘地藏银(18) 三、主來算賬——兩種结局(19-30) 1. 得主獎賞(19-23) 1)原因:良善忠心 2)結果:管理+享樂 2. 受主責罰(24-30) 1)原因:又恶又懶 2)結果:黑暗+哀哭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