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敬畏耶和華你的神」是神向祂的百姓以色列民所要求的首要(出埃及記10:12),敬畏神也是今天的基督徒極其需要的屬靈操練;箴言9: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因此,這種操練既是對神尊敬的態度的轉化,也是每天生活的實踐。 在今天的世代,當神的兒女活出敬畏神的敬虔生活 時,教會就能在真道上站立得穩,像明燈一樣在邪 惡黑暗中為主發光,照耀輝煌。 一. 神要求祂的百姓當敬畏祂 ˙「學習敬畏神」是神與祂的百姓的立約內容 ˙「學習敬畏神」是神的百姓生活的態度方式 二. 認識大而可畏神的可畏性 ˙神是大而可畏的神 ˙神的作為大而可畏 三. 存敬畏心操練過敬虔生活 ˙過時刻分別為聖的生活 ˙以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 ˙認識並建立與神的關係 結語:當神的兒女活出敬畏神的敬虔生活時… ˙必遠離惡事 ˙必渴慕真道 ˙必誠心敬拜 ˙必勤作主工 ˙必警醒等候 立志:做一個「除了神別無所懼、除了罪別無所恨」的神的兒女。
引言:今天將繼續加拉太書系列講道第三講,一起繼續學習使徒保羅的故事,他的福音使命如何得到耶路撒冷教會領袖的認可,並同心合意傳揚福音。 一、捍衛福音(1-5) 1. 憑主啟示(1-2a) 2. 分享見證(2b-3) 3. 謹防假道(4) 4. 持守真道(5) 二、同心傳道(6-10) 1. 同受主托(6-7) 2. 同為主感(8) 3. 同蒙主恩(9) 4. 同活主愛(10) 結論:讓我們捍衛福音,持守真道,並同心合意傳揚福音,見證福音,活出主愛。 4W 分享: 1.Worship:讚美耶穌(世紀頌讚第91 首) 2.Welcome:這次主日信息,你最大的收穫或最觸動你的是什麼?請分享。 3.Word:加2:1-10 4.Work: a.請你用自己的話,講述使徒保羅再訪耶路撒冷發生的事,為何保羅以此事來捍衛福音?他要證明什麼? b.保羅憑主的啟示去耶路撒冷,但仍盡力與耶路撒冷教會及其肢體溝通,從中你學到什麼功課?你有否與人同工時因缺乏溝通而導致不好結果?或因良好溝通得而化解危機的好見證? c.耶路撒冷教會領袖最後僅要求保羅做一件什麼事?你覺得重要嗎?為什麼?對當今時代的意義何在?…
I. 神作王:願地快樂和戰兢,因公義的審判將要來臨。 II.神作王:願一切拜偶像的蒙羞,唯神的子民要歡欣快樂。 III. 神作王:願一切愛神的人恨惡罪惡.靠神而喜樂。 結語:神不但是全地的王,祂更是掌管我們生命的主。因此我們應當歡喜快樂。
前 言: 對你個人來說,耶穌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是好人?是朋友?是僕人?是主人?耶穌是個怎樣的人不是由你我們怎樣覺得決定,重要的是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是誰?從耶穌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祂對事物人的回應,我們可以認識耶穌是個怎樣的人,認識耶穌是誰。 1. 耶穌的沉默 — 一言不答(21-23節;可7:24-25) 2. 耶穌的拒絕 — 合情合理(24-26節;可7:27) 3. 婦人的信心 — 謙卑堅定(27節;可7:28) 4. 耶穌的成全 — 恩慈體恤(28節;可7:29-30) 生命的應用: 信心的對象將決定信心的果效。信心雖小如芥菜種,只要對象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真神,就能移山倒海了(太17:20;路 17:6)。求神賜給我們對祂堅定不移的信心。
引言:今天將繼續加拉太書系列講道第二講,一起學習使徒保羅的故事,如何從逼迫教會到被主降服並為主所用,見證主的大恩和大能。 一、傳揚福音(11-12) 1. 來源:非從人來(11-12a) 2. 内容:基督啟示(12b) 二、翻轉生命(13-24) 1. 信主前:迫主教會(13-14) 2. 信主時:蒙主恩召(15-16a) 3. 信主後:為主見證(16b-24) 結論: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你愿意相信接受这福音吗? 若已经信主,你愿意积极传扬、见证这福音并翻转更多人的生命吗? 4w分享 1. Worship:成為我異象(世紀頌讚第331首) 2. Welcome:這次主日信息,你最大的收穫或最觸動你的是什麼?請分享。 3. Word:加1:11-24 4. Work: a. 請你用自己的話,再講述使徒保羅信主得救的見證,保羅的故事如何表明福音的真義? b. 生命改變的保羅令人驚訝以致基督徒歸榮耀給神,你信主後,別人會否從你看到神改變了你的生命?若有,是哪些?若無,你打算如何活出應有生命? c.…
4W 小組 分享 題目: 讓母親成為母親Worship: 橋 (美樂頌 145)Welcome: 分享 一個難忘的母親節; 或者 與母親一起 發生有趣的一件事。Word: 以弗所書 6:1-2Work: 1. 回顧 生活中 與 母親 的互動, 母親 在哪一方面 對你的人生產生正面的影響? 請分享。2.a. 若你是一位母親, 你覺得 丈夫, 孩子們要 怎樣做,…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追求學問,除了學,還要問;一問一答,傳遞了知識,滿足了求知慾。路加福音10:25-37記載了一位律法師與耶穌的對話,這位精通摩西律法的文士企圖使用看似謙虛的求問方式,誘使耶穌落入講出錯誤答案的圈套。在兩人一往一來的對問後,耶穌引用一個真實生活的故事延伸作為比喻,藉此開啟律法師的心竅,引導他為所提問的生命問題找著答案。追求永生的尋問(25–29節)一個已經有答案的問題 — 「我應該作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呢?」一個已包涵答案的問題 — 「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怎麼念的呢?」一個要證明有理的問題 — 「誰是我的鄰舍呢?」解答尋獲永生的比喻(30–37節)一個能發人深省的比喻 — 祭司、利末人、撒瑪利亞人。一個每人要回答的問題 — 「誰是那個落在強盜手中的人的鄰舍?」一個反思生與死的問題 — 「誰是我的鄰舍呢?」從「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中認清人的本相,謙卑主前,看見自己的軟弱和敗壞,無知、無能和無助,承認我們是何等需要神的憐憫、恩典與拯救。
粵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