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敬拜是與神相遇。 好像在任何旅程出發前,都需要做好充份和適當的準備一樣,每次敬拜之旅也必須要做事前的檢查和預備,這樣,才能讓每一次敬拜都是一趟難忘的旅行,使我們能更完全豐富地經歷神的同在,而不是在「忍受」敬拜。 A. 準備好與神相遇 (傳道書 5:1) B. 專注聆聽神聲音 (傳道書 5:1-2) C. 謙卑恭候在主前 (傳道書 5:2) D. 真誠地向神說話 (傳道書 5:4-5) E. 謹慎嚴肅面對神 (傳道書 5:7) 結論: 不論是個人或群體的敬拜都應該是一次充滿驚喜的旅程,是一次與神親密的相遇;要想深深地經歷神同在,不能忽視敬拜前身心靈全人的預備;這樣的準備,才能使每一次與神相交帶給我們對神更清楚的的認識,並更堅定的信靠,屬靈生命會不住的成長不一樣。
引 言: 傳福音是個不容易的挑戰,但作主忠心的門徒必定要、也必定會實行。今天讓我們探討傳福音這題目,使我們對傳福音有更深的認識也學習怎樣遵行。 1. 為什麼傳福音 2. 傳福音的難處 3. 該怎樣傳福音 結論: 基督徒必須傳福音因為這是主的吩咐,而且我們也不願看見人因未聽見福音而滅亡。傳福音是困難的,首先因為要與未信主的人交往,因此要有清潔動機和良好品格,用智慧面對試探;其次,這是一場屬靈爭戰,要冒被拒絕的險。傳福音先要以別人的需要出發;聚焦正題,就是耶穌和他的關係,說出自己信主的見證;盡量找出共通點,但不怕堅持重點;倚靠聖靈的帶領;最後,一起同工時,會被魔鬼攻擊,所以要彼此配合、包容和合一。讓我們不怕艱難,學習並實行傳福音,作主忠心的門徒完成主的使命。
引 言: 我們渴想神,深深地冀望與神同在,因此,敬拜就是活在神的同在中。很可惜,許多經常參加教會的崇拜聚會的人卻表示,在教會崇拜中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神的同在;年輕一代的信徒也說,他們離開教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在崇拜中他們無法遇見神。 崇拜若失去了敬拜,人就無法與神相會;崇拜時,人若無法與神建立一個敬拜的關係的話,敬拜的本質其實早已經被悄悄地去刪除了。敬拜最核心之處乃是與神連結,教會的崇拜若缺少了人與神的互動,教會就會失去生命並她該有的影響力。 A. 敬拜是甚麼? B. 神臨在的意義 C. 敬拜時的需要 D. 敬拜者該做的 結論: 敬拜不是神需要,而是我們需要。透過敬拜,享受神的同在,接受神的鼓勵和教導,然後活出神子民的樣式,繼續在世界中為祂的名作見證。
序言: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人在這個世界誕生後,他一生都在不同的人的眼底下渡過。他也在這些人的眼中,真實地「演」出他的生命故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原文有心思意念的意思),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2:5-7。基督在地的生活,每時每刻都為人注視,祂就向我們示範了作為基督徒如何可以在世人面前以我們的人生傳達神對世人的信息。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引言 : 主禱文6:13教導我們如何在追求平安保障上讓耶穌作主: 1. 各種落入試探的危險 2. 必須倚靠主的保守 3. 信徒的責任 結論: 人生充滿危機,我們如何讓耶穌在追求平安保障上作主。首先要認識事情無論好壞都可成為試探,叫信徒跌倒。神容許我們遇見試探因為不能避免,但祂要藉此訓練我們成長像主耶穌。祂必保守我們,但信徒須配合主:不走近試探、順服主抵擋魔鬼、追求聖潔。最終,我們在經歷過試練,嘗到主的保守和恩典後,就會全心發出對神的敬拜和讚美。
引言 : 弟兄姊妹,你是否曾想過,教會為什麼能持續向前?在每一次的講道、每一個禱告會、每一次探訪和傳福音等事工當中,神都透過教會牧者來成就祂的美意。但這些服侍背後,隱藏了多少辛勤的付出與內心的掙扎呢?今天要學習的經文提醒 我們,神希望我們不僅從心里重視牧者,還要用實際行動支持他們,讓教會成為和平與合一的見證。我們是否真的了解牧者的付出?我們是否在尊重與支持他們方面可以做得更多? 一、尊重的基礎:認識牧者的角色與責任(12) 二、會眾的責任:如何尊重與支持牧者?(13a) 三、和平與合一:尊重與支持的果效(13b) 結語: 弟兄姊妹,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牧者的愛心與支持。神呼召我們進一步認識牧者的付出,並以行動支持他們,使教會充滿和平與合一,成為榮耀神的見證。讓我們透過禱告、鼓勵和愛心行動,實踐這份呼召,與牧者同心建造教會。
12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14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 15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引言: 主禱文6:12教導我們如何在人際關係上讓耶穌作主: 1. 關係的重要 2. 關係的性質 3. 饒恕的藝術 結論: 跟別人不和後果嚴重,創造我們的三一神要我們像祂跟別人建立和諧的關係來面對困難和分享快樂。關係是相向的,我們怎樣待人也會得到怎樣的對待。雖然當我們善待別人時,別人不一定善待我們,但神仍要我們饒恕別人因為我們欠了 神和人的實在太多,而且饒恕別人能建立我們自己。饒恕別人不等於縱容不對的行為,若那人不肯悔改,關係確不能重修,但目的是為那人能悔改,我們卻因饒恕了人而得神的悅納。讓耶穌作主,我們與別人的關係就能經得起風浪,有喜樂的人生。
序言: 教會今年主題是:「忠心作主門徒」。馬太福音10章是耶穌差派門徒出去傳福音的教導,其中教導門徒「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今年也是農曆生肖中的蛇年,就讓我們學習如何做一個靈巧馴良的門徒。 一、靈巧像蛇 二、馴良像鴿子 三、靈巧與馴良合體 結語: 靈巧和馴良並不互相排斥,不但如此,我們處身在「如同羊進入狼群」的傳福音的環境中,反而要好好將兩者結合,這樣聽從主的吩咐,才可以算是忠心作主門徒。
太6:11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腓4:11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 腓4:12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 腓4:13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引言: 主禱文6:11教導我們如何在物質的需要上讓耶穌作主: 一、以為一切靠自己賺取必失敗 二、用信心把一切交給主必成功 三、例子 結論: 人生的道路往往是崎嶇不平的,要成功走完,必須信靠耶穌,讓他作主。在金錢上,若以為自己能賺取一切必失敗因為始終會失去;認定一切都屬主而按他的方法去獲取、用信心聽從他,便能善用金錢而得著真正的平安、喜樂和滿足。
農曆新年是辭舊迎新、展望未來的時刻。然而,作為基督徒,我們更應當關注一個更重要的“迎接”——主耶穌的再來。帖撒羅尼迦教會面臨主再來的時間問題,保羅 提醒他們,主再來的重點不在“何時”,而在“如何預備”。 今天,我們也需要問自己:我們預備好迎接主的再來了嗎?我們是否忠心預備自己,過一個合神心意的生活? 一、 主的日子必定會來(1-3) 二、立志作個光明之子(4-7) 三、應充分謹守信望愛(8) 四、要彼此歡慰與建立(9-11) 結論: “但我們既然屬乎白晝,就應當謹守,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帖前5:8)新年是辭舊迎新的時刻,更是調整生命的契機。讓我們作光明之子,忠心地預備自己,活出信、愛、盼望的生命,迎接主的再來。
粵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