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首先出現在出埃及記3:6,是向摩西顯現時神說的。 這稱號在聖經中出現了8次(出3:6、15、16; 出4:5; 太22:32; 可12:20; 路20:37; 徒7:32)。 神曾分別與三位立約:亞伯拉罕(創12:1-3)、 以撒(創26:3-4)、 雅各(創28:14-15) 神分別與三位立約,彰顯神為父、子、聖靈的特性。同時也啟示神是好人的神、平常或平庸的人的神、心思行為壞透的人的神。 今天我們先看「亞伯拉罕的神」 1. 賜無國家的父親成為大國的神 2. 賜無兒子的父親有兒子的神 3. 賜蒙福的父親成為使人得福的神 結語: 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他也是我們的神。 亞伯拉罕的神彰顯出他有絕對主權去揀選人去賜福和使用。他掌管政治經濟、出生死亡、禍福際遇。神的作為、時間、計劃,很多時人都不能掌握,只能學效亞伯拉罕,以信心去接受,包括在生時未能看到的應許。 亞伯拉罕的神彰顯神為父的特性。
引言: 禱告是與神交談,非常重要,是屬靈的呼吸,司布真曾說:“我們若常禱告,就越會禱告。我們應當藉著禱告來學習禱告:藉著繼續禱告,來使禱告繼續。“問題是你愛禱告嗎? ” 一、愛禱告,信心加強(10-11) 1. 祈求見面(10) 2. 求主引領(11) 二、愛禱告,愛心增長(12) 1. 彼此相愛(12a) 2. 愛眾人(12b) 三、愛禱告,盼望主來(13) 1. 堅固聖潔(13a) 2. 無可責備(13b) 結語: “願神我們的父和我們的主耶穌,一直引領我們到你們那裡去;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好使你們當我們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帖前3:11-13)
引言: 很多信徒喜歡到教會敬拜、唱詩、聽牧師講道,也參加教會的活動如團契、主日學、祈禱會等等,甚至幫忙做一些事情。但為什麼要成為教會的會員呢? 一、罪人變子民 二、君尊的祭司 三、聖潔的國度 結語: 教會是神憐憫揀選歸祂的一班罪人,藉主耶穌蒙恩從罪人變為祂的子民。當人接受基督耶穌,就自然成為普世教會的成員,有祭司的尊貴身份和權利;神藉地方教會實踐祂拯救的旨意,每個信徒都該順從主耶穌成為地方教會的會員,完成他的使命,讓主得榮耀。
引言: 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文化質素,往往是由她的國民和居民表現出來的。因此天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度,就由天國的子民的質素反映出來。天國是一個聖潔的國度,因為她的統治者是聖潔的神,因此祂對天國子民的聖潔要求,是不言而喻的 。 一、作繸子(38 節) 二、記念遵行神一切的命令(39 節) 三、成為聖潔歸與神(40 節) 結語: 聽啊的三個部份,其實都包含在主禱文(太 6:9-13)中:‧「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申 6:4-9‧「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申 11:13-21‧「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民 15:37-41所以今天我們背誦主禱文,就與背誦「聽啊」的三段經文無異。也是耶穌為新的國度帶來新的禱文。
引言: 有很多關於敬拜的書籍、研討會、會議、視頻,對我們認識敬拜是很有幫助。但當中亦很多是非常不合聖經原則,或流於表面的。它們大多數涵蓋了敬拜的要素(定義,內容,態度),風格,目的,也許還有把敬拜歸到外展和傳福音等等。什麼是冒牌敬拜?拜偶像 (idolatry)?信仰漂流(apostasy)? 愛理不理 (irrelevant)? 褻瀆 (blasphemy)?老實說,診斷這些[基督]敬拜的對立面並不難。 對我來說,我們按照自己眼中看為正確的方式敬拜神,就是正中魔鬼下懷。 列王紀上 1 Kings 18:25-39 (1) 方便 Convenience vs. 犧牲 Sacrifice (羅 12:1-2) (2) 「做多一啲」"Do a little more" vs. 獻祭 Sacrifice (王上 18:25-39)…
引言: 父親所作的決定對自己一家的前途、福祉都有莫大的關係。我們都作出過重大的決定如移民等,但一切重大決定都莫過於信仰的抉擇,因信仰主導一切,但我們怎知自己的信仰是對的? 1. 人生的理想和實際情況差距很大,因不認識真神 2. 神呼召我們,要賜福給我們 3. 我們必須要看到和承認自己的罪,才能回應神的呼召 結論: 人生的理想和實際情況差距很大,因為不認識天父。慈愛的父神不斷通過耶穌呼召我們、要祝福我們。我們只要信,就會認識祂是信實、公義、慈愛的真神;但首先我們必須要看到和承認自己的罪,才能回應祂。他在邀請你!
引言: 今天將繼續帖撒羅尼迦前書系列講道,學習使徒保羅心系教會和帖撒羅尼迦信徒紀念牧者,他們的相愛見證成為歷世歷代教會的美好榜樣。 一、因愛而行 (1-5) 1. 因愛無私(1) 2. 因愛勸慰(2-3) 3. 因愛保護(4-5) 二、相愛見證(6-9) 1. 得了安慰(6-7) 2. 喜樂感謝(8-9) 結論: 主內弟兄姐妹曾如何幫助扶持你?今天你能以神的愛去鼓勵誰?
引言: 馬太6:25-34的主題是 “不要憂慮”。究竟主耶穌是否在吩咐我們不要憂慮那麼簡單?答案並不是。耶穌卻是肯定生活上的困難是真實的,憂慮是正常的;但主卻應許要幫助信靠他的人,叫他們能面對和擔當生活上一切的困難、苦楚 。 1. 什麼是憂慮 2. 面對世上的憂慮 3. 專注正確的事 結論: 世上的事無論大小都會用憂慮奴役我們,叫我們無力面對問題。主耶穌明白體恤我們,也能幫助我們。我們只要向他祈求,就得著平安,因此能夠籌劃解決問題,神也會為我們開路;另外,若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自己的問題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因此不再懼怕,凡事都能作。
引言: 明天是亡兵記念日,大家都應對為國捐軀的將士們致敬。但很多人以為耶穌是反對一切戰爭的,他是否真的反對一切戰爭?基督徒對戰爭應該採取什麼態度?以下讓我們一起探討。 1. 戰爭的根源 2. 耶穌與戰爭 3. 基督徒該怎樣做 結論: 戰爭的根源是人的罪,特別是人的私欲所帶來的兇殺和搶奪,只有回歸神才有真正和平。主耶穌並沒有反對所有戰爭,他反而為了維護公義而戰;登山寶訓的教導是不要用惡人的方式回報惡人,並不是不要自衛。因此, 基督徒雖然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但有時要為著維護公義而戰,聖經沒有具體說明怎樣戰爭,因為基督徒須要用屬靈眼光判斷世事,履行公民責任,也要知道防止戰爭的途徑就是福音。
粵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