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基督徒應否參政?主耶穌教導門徒要作世上的鹽和光,他們不可能不問世事,不參政,但問題是怎樣參政。聖經這樣告訴我們教會和國家的關係和怎樣參政。 1. 教會與國家的關係 2. 基督徒該怎樣參政 結論: 教會和國家都是家的伸延。教會和萬國都有他們的權柄範圍:萬國是屬亞當的,因墮落而有武力的權柄,保護眾人包括教會,但沒有權柄為神傳講真理;教會是屬基督 的,因救贖有神話語的權柄,要改變人心,但不能依靠國家或用武力推行事工。雖然如此,基督徒要在各領域勇敢推動實行聖經的價值觀;用和平投票參選方式監察政府, 順從政府不合真理的律法,但不認同其價值觀,更為此發聲、帶來改變;最後,把握機會傳福音,責備中有恩慈。
引言:我們生活在一個價值觀多元且充滿誘惑的社會。廣告、媒體和文化不斷向我們傳遞追求享樂、即時滿足和自我中心的訊息。然而,神對我們有不同的呼召:祂呼召 我們在這個世界中逆流而上,活出聖潔的生命。聖潔不是一個過時的概念,也不只是為了規避神的審判,而是關乎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的見證,以及我們內在的滿足和 自由 。 一、聖潔不是選擇,而是神對我們的旨意(3) 二、管理好自己:不隨從情慾,而是尊重自己的身體(4-5) 三、人際關係中的聖潔:尊重他人,不欺負弟兄姊妹(6) 四、聖潔的最終目標:回應神的呼召,依靠聖靈的能力(7-8) 結論: 這個世界的潮流呼喚我們妥協,隨波逐流,但神呼召我們逆流而上,過聖潔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不僅讓我們榮耀神,也能帶來內在的自由和滿足。讓我們時時刻刻向神禱告,尋求力量勝過生活中的誘惑,並靠主勇敢地活出聖潔的生命。
引言: 像初期教會,今天教會仍然受著很多內外挑戰,要叫教會分裂,失去見證,以至福音不能廣傳。但感謝主,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勸勉,今天仍能給我們提醒和幫助。 一、合一的重要 二、合一的條件 結論: 今天教會正面臨仇敵內外的攻擊,但當教會合一,便能見證神、面對外來的挑戰和壓力、福音便能廣傳。合一的意思是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各人認識並經歷神,就必有同樣的價值觀和目標,並有神慈悲憐憫的心。要合一,信徒必須學習謙卑,像主耶穌一樣,願為福音犧牲;凡事以其他弟兄姊妹的益處著想,以合宜的態度看自己,不驕傲自大、也不自卑退縮;而且自己學習作主門徒,也領人作主門徒。願我們都謙卑合一,就能抵擋仇敵一切的攻擊,完成主的使命。
引言: 你是否曾在生命中經歷過迷茫與黑暗?是否曾感到徬徨無助,像是在黑暗中尋找方向?神的創造不僅展示了祂無限的智慧和全能,更啟示了祂為我們所預備的救贖計劃。今天,我們將透過神的創造過程,看見祂如何從黑暗中帶來 光明,並透過耶穌基督,賜下永恆的光和救恩。這是一個福音的邀請,讓我們走出黑暗,進入祂的光明與生命。 一、從混沌到秩序:神的創造 1. 初始的黑暗與混沌(創 1:1-2) 2. 神的話語:“要有光”(創 1:3) 3. 光與黑暗的分離(創 1:4-5) 二、光体的設立:神造兩大光 1. 大光與小光的設立(創 1:14-16) 2. 光的目的:照耀與引導(創 1:17-19) 三、黑暗的侵入:罪的結果 1. 人類墮落後的黑暗(創 3) 2. 罪的黑暗帶來的惡果 四、耶穌基督:世界的光 1. 耶穌是世界的光(約 8:12)…
序言: 神揀選亞伯拉罕成為萬國之父,並按神的應許奇蹟地賜給他兒子以撒帶來喜笑並承受產業,至第三代雅各的來到,神彰顯祂能使憑血氣生活的人如何被神轉化成為神得勝的人。 1. 抓住的人生 2. 欺騙的人生 3. 被轉化的人生 結語: 亞伯拉罕的神彰顯神為父,創造萬有並擁有萬有,是賜恩的神。以撒的神彰顯神為子,道成肉身為人贖罪而捨身在十字架上,為人帶來救恩,叫相信的人能有像以撒的身份承受產業。雅各的神彰顯神為聖靈,能轉化人的心,成為神的得勝者,可以勝過世界。三位一體的神彰顯在一個家族的三代,成為舊約有關神的本質和位格的重要啟示。也讓我們認識並接納神為神的人,可以得著各種恩典、救恩和得勝的生活。
「美」對信仰群體的意義 腓1:9-11; 4:8 當我們真誠地稱讚配偶、子女、孫輩或朋友時,說“你真棒”,“你很美”,或 “你做得很好” 等話時,我們很少聽到回應 “我那部份做得好?” 或 “你指的美是什麼意思?” 之類的問題。相反,我們似乎都沉浸在那刻,感到被鼓勵和充滿能量。 然而,我們都同意『好』『美』和『非凡』等詞往往在意義上模糊。要定義什麼是真正的好、美或棒是有挑戰的。當我們試圖用計算方法或理性的精確度來定義和量化 這些概念時,這就變得更加困難。 然而,使徒保羅提醒我們,信徒應該是那些在我們屬靈成長中能夠辨別差異並提出標準的人,或許將這些標準與世界分享。 1.「美」為崇拜的語言 Aesthetics as a Language of Worship 2. 「美」為驚嘆的入門 Aesthetics as a Gateway to Awe 3. 「美」為謙卑的途徑…
經文: 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林後 7:10) 我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彼後 3:18) 引言: 基督徒跟隨主的路並不平坦,我們雖然多次立志要遵行主的話,甚至奉獻一切給主,但曾幾何時我們都會跌倒,像彼得三次不認主。但要知道慈愛的主在我們信心走到低谷時,已為我們預備了一個救生圈,他不離不棄的愛時常都將我們找回,並且重新建立我們。 1. 猶大:世俗的憂愁 2. 彼得:依著神的意思憂愁 結論: 一個像猶大愚昧地跟著主而跟他沒有真正關係的人,在犯錯時,雖然承認自己的錯,卻不能真正悔改而不會長大,像個沒有生命的假花。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都會像彼得犯錯,但在信心低谷時他有個寶貴的救生圈,就是因真正認識主而與他建立的關係。每當跌倒時,他會生出依著神意思的憂愁,這憂愁會引導他悔改而不斷長大,是個有生命的真門徒。
引言: 人沒法完全認識主耶穌,因為主實在是太奇妙了,但當我們願意順服主的挑戰開到水深之處,便會更深認識主而改變。願我們都像彼得順服主而得著三方面的改變: 1. 從自恃到謙卑降服 2. 從片面到全然投入 3. 得人成為人生目的 結論: 我們信主甚至受浸,都只是信心之路的開始,對主的了解很膚淺。但當我們用小小的信心,大膽聽從主的吩咐,便會經歷到因認識主耶穌而帶來的巨大改變。願我們都開到水深之處,經歷這奇妙的祝福。
以撒是亞伯拉罕藉神的應許而生的兒子。以撒沒有亞伯拉罕的創業經歷,也沒有雅各的各種人生難處的經歷,以擻的人生特點就是承受,特別是承受神的祝福和亞伯拉罕為他遺留的產業。 1. 應許生子的神 2. 救子出死入生的神 3. 讓子承受產業的神 結語: 以撒的人生看似平凡,但如父親亞伯拉罕一樣蒙神的祝福。以撤童年的經歷也預表了基督的救恩。以撒兒子身份承受父親的產業,同樣基督是神早己立為承受萬有的(來1:2),我們因信也可以成為子來承受:「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3:29。 亞伯拉罕的神彰顯神為父,以撒的神彰顯神為子。 前者是萬有之主,後者是救贖之主。今天你需要亞伯拉罕的神,也更需要以撒的神,讓你得著救贖,成為神的兒女,才可承受神的產業。
引言: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家喻戶曉的成語,它比喻到了極高的境地,仍需繼續努力,爭取更高的進步。其實屬靈生活也是如此,神不希望我們停滯不前,而是要我們在信仰中不斷成長,追求更深的與祂相交,更完全地活出祂的旨意。 一、渴望更好(1a) 二、靠主力量(1b) 三、知道行道(1c) 四、更加進步(1d) 五、因主命令(2) 結語: 讓我們的心都向往更高的屬靈目標,並靠主不斷向前,不斷進步,不斷走向更高的屬靈高處,更討神的喜悅,榮神益人。
粵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