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敬拜是與神相遇。 好像在任何旅程出發前,都需要做好充份和適當的準備一樣,每次敬拜之旅也必須要做事前的檢查和預備,這樣,才能讓每一次敬拜都是一趟難忘的旅行,使我們能更完全豐富地經歷神的同在,而不是在「忍受」敬拜。 A. 準備好與神相遇 (傳道書 5:1) B. 專注聆聽神聲音 (傳道書 5:1-2) C. 謙卑恭候在主前 (傳道書 5:2) D. 真誠地向神說話 (傳道書 5:4-5) E. 謹慎嚴肅面對神 (傳道書 5:7) 結論: 不論是個人或群體的敬拜都應該是一次充滿驚喜的旅程,是一次與神親密的相遇;要想深深地經歷神同在,不能忽視敬拜前身心靈全人的預備;這樣的準備,才能使每一次與神相交帶給我們對神更清楚的的認識,並更堅定的信靠,屬靈生命會不住的成長不一樣。
引 言: 我們渴想神,深深地冀望與神同在,因此,敬拜就是活在神的同在中。很可惜,許多經常參加教會的崇拜聚會的人卻表示,在教會崇拜中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神的同在;年輕一代的信徒也說,他們離開教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在崇拜中他們無法遇見神。 崇拜若失去了敬拜,人就無法與神相會;崇拜時,人若無法與神建立一個敬拜的關係的話,敬拜的本質其實早已經被悄悄地去刪除了。敬拜最核心之處乃是與神連結,教會的崇拜若缺少了人與神的互動,教會就會失去生命並她該有的影響力。 A. 敬拜是甚麼? B. 神臨在的意義 C. 敬拜時的需要 D. 敬拜者該做的 結論: 敬拜不是神需要,而是我們需要。透過敬拜,享受神的同在,接受神的鼓勵和教導,然後活出神子民的樣式,繼續在世界中為祂的名作見證。
「感恩」不僅是一個節日,感恩應該是基督徒生活必須有的一種態度,感恩是基督徒每日都需要實踐活在的生命。感恩這重要的生活態度和的動力呈現於教會並個人生命的屬靈狀況,透過耶穌所行的其中一個神蹟,讓我們再次思考感恩的真實意義。 1. 懂得感恩的撒瑪利亞人 2. 讓主失望忘恩負義的人 3. 基督徒凡事謝恩的生活 「在快樂的時刻,讚美神。在艱難的時刻,尋求神。在安靜的時刻,敬拜神。在痛苦的時刻,信靠神。在每個時刻,感謝神。」— 華理克Rick Warren 「在上帝眼中,以感恩為祭獻給神是無比寶貴的。即使最窮的人,也能獻上感恩的祭,而且當他這麼做時,他不會變得更貧窮,反而變得更富有。」— 陶恕A. W. Tozer 「生命因感謝而富足。」— 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
引言: 凝視一望無際的晴天,或星光熠熠的夜空,你會從內心的深處發出驚嘆,大聲叫喊:「神啊,祢真偉大」嗎?耳熟能詳的經文,像約翰福音 3:16 這些從小就能背的金句,多聽多看後,可能會漸漸失去第一次聽到時那種震撼力。 為了更完整地明白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為世上罪人所成就的救恩是何等偉大奇妙,讓我們透過約翰福音3:16-18,一起重溫上帝那震撼人心的大愛。 1. 到底是耶穌或是使徒約翰的話? 2. 神對罪惡世界的愛令人震驚 3. 絕不否定神聖潔與公義的愛 •申張上帝的聖潔與公義的愛 •是人的罪叫人在神愛中滅亡 4. 惟有信耶穌能體驗上帝的愛 •上帝的獨生子來完成了救贖 •在審判中不信者的罪已定了 •信耶穌的人必然會得到永生 •信耶穌須接受祂成就的一切 結語: 讓我們用信心來回應上帝震撼人心的大愛,將個人 永恆的盼望全然投靠在耶穌基督所成就的救贖恩典裡。
引言:有沒有想過要做皇帝?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約西亞八歲登基,在耶路撒冷執政三十一年」(列王紀下22:1)。雖然,他沒有像先祖大衛和所羅門那樣的豐功偉業,但從這一位君王的生命中,可以學習一些重要的屬靈功課。 A. 誰是約西亞? B. 三個屬靈的生命功課: 1. 一個以正確開始的人生「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列王紀下 22:2) 2. 一顆對神話語柔軟的心「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和其上居民所說的話,你便心裏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應允了你。這是我-耶和華說的。」(歷代志下 34:27)「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便撕裂衣服,」(列王紀下 22:11) 3. 一份有付諸行動的悔改 • 與神重新立約,遵從神的律法典章 • 拆除一切偶像,燒毀拜偶像的東西 生命應用:聖經給予約西亞王一生的評價乃是「約西亞其餘的事和他遵著耶和華律法上所記而行的善事,並他自始至終所行的,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歷代志下35:26-27)要學效約西亞王的榜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引言:約翰福音 1:1-18 的序言裡清楚闡述:耶穌是道,是神,從太初與神同在(1-2 節);耶穌是創造主,萬物藉著祂所造(3 節);耶穌是生命,生命由祂所賜;耶穌是光,是賜予生命的光(4-5 節)。序言中又指出:耶穌是照亮一切的真光(9 節);耶穌來到祂所創造的世界,世界卻不認識祂(10 節);祂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卻不接納祂(11 節)。然而,耶穌賜權柄給 凡接受相信祂的人成為神的兒女(12-13 節)。 A. 簡單的一步:接待耶穌基督 B. 決然的行動:相信耶穌之名 C. 蒙福的結果:成為神的兒女 D. 從神生的三不是 結論:與神的關係是沒有中立性的,每人都必須為自己做決定;也沒有人偶然「漂流」到基督信仰的荒島上,凑巧得救。在生命旅程中,當你聽到耶穌基督的福音的時候,你必須決然地決志接受耶穌基督為主和救主,選擇單單相信只有耶穌能拯救你和赦免你的罪,這樣,你就能成為天父的兒女。
引言: 約翰福音 1:1-18 是這福音書的序言,是聖經中最深遽的神學論題之一。 約翰福音開宗明義宣告耶穌是神,從太初就與神同在;耶穌是創造主,萬物都是藉著祂所造;耶穌是生命,生命是祂所賜予的;耶穌是光,是賜予生命的光。 耶穌來到祂所創造的世界,世界卻不認識祂;祂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卻不接納祂。「耶穌來了!」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I. 「耶穌來了」是好消息 II. 「耶穌來了」是壞消息| A. 耶穌被忽視 1. 歷史中至偉大的事實:道(神)來到世界 2. 歷史中至確實的真理:萬物是藉著祂所造 3. 歷史中至可憐的悲劇:自己的人不認識祂 III. 我們的回應 A. 要有一顆願意的心靈 B. 要有一雙張開的眼睛 C. 要不急不忙耐心察看 D. 必須要親身體會經歷 主耶穌向你和我不住地發出誠摯的邀請:「你們來看!」你願意嗎?
粵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