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基督徒有時都會因生活或事奉的壓力感到疲乏困倦,尼希米記讓我們看到昔日被擄歸回的以色列民因神而得的喜樂, 重新得力去重建聖城;今天, 我們也要同樣地以神所賜的喜樂重新得力,面對我們的挑戰。我們喜樂因為: 1. 神的話語堅固了我們 2. 教會同心鼓勵了我們 3. 聖日的歡樂安慰了我們 結論 : 神是我們的大牧者,祂知道我們的有限和需要。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上、在我們事奉祂的路上必會有疲憊困乏的時候, 神往往藉著祂的僕人用祂的話語堅固我們,叫我們不至灰心失望;也會領其他主內弟兄姊妹和我們一起面對困難,使我們得著鼓勵,繼續努力;叫我們享受成果,使我們心裡歡樂暢快而得著安慰。我們下垂的手、發酸的腿必能再次挺起來。
引言 : 基督徒沒有能迫人相信福音的論據,但不等於不用說什麼話,要知到現今很多主義叫我們害怕傳福音,我們要了解它們也要了解我們只是在幫助人把一切欄阻挪開,讓人可 以親自面對耶穌。有了這正確的態度,我們就不會害怕,知道怎樣說話,實行彼前3:15 的教導。 1. 現世代三大挑戰基督教的哲學思想 a. 懷疑主義 (Skepticism) b. 相對主義 (Relativism) c. 反現實主義 (Antirealism) 2. 大錘護教法 (Sledgehammer apologetics) 的無效‧無論基督徒提出多少證據,都不能迫人接受福音的,這是世界觀的問題(羅1:21),不是論據的問題。例子: ‧如果世界觀就像口味偏好一樣主觀,人們只會相信他們想相信的,為什麼還要提供任何證據呢? 3. 基督徒仍須提出證據,因為… 結論 : 基督徒並沒有能逼人相信福音的論據,而且現今世代的人相信三大主義挑戰基督教。這些主義都會令有心傳福音的基督徒卻步, 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挪開一切欄阻,不怕 提出各樣證據讓人看到他所信的各種主義的問題和信福音是合理的,他們便能放下捆綁他們的世界觀,願意面對神、信福音。當然,若我們沒有好的生活見證,人家也不會來問我們為什麼信耶穌,這是傳福音的先決條件。
引言 盼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達到你們的願望,更希望神對我們的願望都能達到。今天就讓我們思考究竟神對我們有什麼期望,和祂怎樣令我們達到祂的期望。 1. 神管教祂兒女的目的 2. 神管教祂兒女的方法 ‧通過訓練 ‧通過責打 結論 我們在新的一年裡要讓神在生命中順利完成祂的工作, 來榮耀祂。我們信主之後,跟神建立了關係,但我們還不是完全人,父神是愛我們的,要用各種方法訓練我們成為一個像基督的人,祂會像個教練般訓練我們改進,但當我們不肯順服、偏行己路,神往往會讓苦難甚至懲罰臨到我們,我們要悔改忍受祂的管教,並且留意祂要我們學習甚麼功課,存心順服。經過管教,我們的生命就會成長,成為神所喜悦的人。
引言: 明智的抉擇可改變我們的人生,除了真神之外我們還能跟隨甚麼呢? 1. 路得 — 撇下沒有真神的國,愛慕更美的家鄉 2. 喇合 — 脫離虛謊將亡的城,投向公義美善的主 結論: 在新的一年裡,弟兄姊妹要渴望追求奔走神的道路,活出豐盛人生;不要貪愛世界走回頭路,以至失去活力,虛有其表;未信主的朋友要趕快接受主耶穌的救恩,因為除祂以外,別無拯救。
引言 : 雖然得救是個人的決定,但神國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全家得救是上帝的意思,家庭又以父親作代表,一家之主在聖經中的定義不是作家裡的皇帝,而是要作家裡的屬靈領袖,我們可以從約瑟身上學到屬靈領袖的幾個特徵。 1. 約瑟是個通情達理的義人 2. 約瑟是個忠心可靠的僕人 3. 約瑟是個有承擔的領導人 結論 : 我們可能覺得跟約瑟相差很遠,主耶穌都明白,所以,他用自己的寶血擔當了我們的罪。我們若信靠他,他就賜給我們不一樣的生命,讓我們能選擇走神祝福的路。你希望像約瑟一樣帶領全家走在神祝福的路上嗎?你相信耶穌能帶來改變嗎?那怕我們什麼都沒有,有這小小的信心就夠了,有一天,你都會像約瑟一樣,你的家人必因看見你敬畏神的心而感謝你。
受浸只是作主門徒的一個開始,往後我們更要明白和實行主的吩咐,就是大誡命—愛神和愛人;和它的延伸大使命—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1. 是什麼驅使我們遵行大使命? 2. 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是個艱巨的任務,須要怎樣實行? 3. 我們怎樣回應主的使命? 結論: 我們遵行主的大使命因為認識祂是尊貴榮耀的主;而且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已經賜給了主,包括我們這些門徒,所以不要推辭或討價還價,也不要靠著自己的血氣行事。主的使命是十分艱巨的,是須要普世教會一同執行,因此,每人須在自己崗位上盡忠並且準備隨時走到前線;當主呼召時,不要害怕,他要我們離開舒適區,是為要與我們同工;雖然會面對信心危機,但主必與我們同在、帶領我們經過。
引言:禱告是基督徒最基本的生活常態,好像呼吸那麼自然而不可缺少,但多少時候很多信徒都怕和其他人一起禱告,這會失去很多祝福。其實禱告會否實現,和其他弟兄姊妹一起禱告有莫大關係的。 1. 為什麼要禱告? 2. 為什麼要一起禱告? a. 主耶穌吩咐我們一起禱告 b. 可以互相鼓勵和學習 c. 一起奉主名的禱告代表神在地上的旨意那麼有能力 3. 一起禱告有多重要?乾草堆祈禱會 (Haystack Prayer Meeting) 結論:今天,我們通過認識禱告的三方面,確信一起禱告祈求的重要。第一,禱告是一個明白和順服祂旨意的過程,作為人我們要相信我們若按主的旨意求,就必能改變萬事;第二,一起禱告是主的吩咐、可以互相鼓勵和學習、帶有權柄能力因有主耶穌的同在;第三,從歷史的角度,我們可以證實一起禱告的重要。
引言:羊是一種非常蠢的動物,牠們很容易受傷害和被騙,很容易走迷路,是需要人把牠救回來,並關愛保護牠們。幸好,有牧羊人看守著牠們,牠們才有一線生機。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同時都記載了主耶穌所講的一個比喻,就是九十九隻羊的比喻。這兩處經文好像是記載著同一個教訓,但若大家仔細查考,你會發覺它們所針對的是有所不同的。馬太叫羊為迷路的羊,而路加就稱牠們為失去的羊。按照上文下理和比喻的對像,我們可以知道迷羊是指認識了主而因某種原因失去對主信心的主內弟兄姊妹,而失羊是指那些從未認識主的救恩、在罪中失喪了的人。在馬太福音的比喻中,主耶穌對我們跟隨他的基督徒有三個要求。 1. 不要作迷羊 2. 不要使人作迷羊 3. 要尋找迷羊和失羊 結論:要享受在主裡的平安喜樂,我們就不要遠離教會甚至停止聚會,要不然我們就會對主失去信心,特別要提防方便文化,教會不單是與其他人交流,更是敬拜神的地方,是要有敬虔的操練的,所以要堅持常常以實體親近教會。在主內的弟兄姊妹,要小心我們的言行態度,要知道任何紛爭,和對人的輕視都使其他弟兄姊妹失去信心,主必追究。最後,主並不輕看任人,他都要捨身拯救,我們對主內弟兄姊妹要尊重愛護。對還 未認識主的人,要學效主愛人靈魂的心,無論近處遠處的人甚至和自己不一樣的族群,都為他們禱告,想辨法向他們傳音,特別是年青人,雖然是艱巨的任務,但我們須信靠主實行主的大使命。
粵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