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要有一個無遺憾的人生,是視乎你的人生目標是否達至。但你的人生目標是否正確,也是真正無遺憾的人生的決定性因素。大衛在詩篇23篇最後一節說話可以提供給我們去思考怎樣可以得著無遺憾的人生,成為無憾之人。 1. 一生一世的恩惠 2. 一生一世的慈愛 3. 永遠的殿中生活 結 語:大衛在詩篇23篇告訴我們當我們信靠神的時候,我們可以成為無缺之人、無懼之人、無獨之人,從而成為無憾之人。人生的美滿,莫過於此。相對於不信的世人,為自己定下錯誤的人生目標,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和努力去達至,結果都是竹筐打水一場空。創造我們的神才知道人真正的需要,也會指示我們如何可以達到滿足這些需要的正確方法,得著無遺憾的人生,成為無憾之人。
引 言:聖經是由神所默示的,透過人以「獨白」(monologue)和「對話」 (dialogue) 構成的。獨白是第一身對自己經歷、認識 / 知識、思想 / 看法的闡述。而對話就是一種生命相遇(life encounter) 的對談。而後者往往是對人的成長和自我認識是 不可或缺的。中國也有古諺:「獨學而無友,則孤漏而寡聞」(禮記‧學記)。 大衛在詩 23:1-3都是一種獨白式的講述,但在4-5 節卻是一種對談式 - 祢,來講述他和神生命的相遇來說明他從來不會孤獨一人。 1. 危難時不孤獨 2. 迷失時不孤獨 3. 成功時不孤獨 結 語:大衛一生都有神的伴隨和引領,所以從來沒有孤獨的時刻。喜怒哀樂都可以與神分享,這是何等大的福氣﹗「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我們都有同一位的神,你還覺得孤獨嗎?
序 言: 人成長之後就會投身社會,各人會有不同的發展。近期社會有一種心理病稱為「驚恐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焦慮症,其特徵是患者會反覆經歷突然而強烈的恐懼發作,也就是「恐慌陵作」(Panic attack),並對再次發作感到持續的擔憂。大衛從一個牧羊人發展成為一國之君,當中經歷的壓力不少,今天的經文就告訴我們他面對各種壓力下,如何保持成為一個「無懼之人」。 1. 無懼忙碌 2. 無懼危機 3. 無懼歪路 結 語: 大衛的經歷告訴我們不用懼怕忙碌、危險和走歪路,因為那位慈悲的大牧者會為我們安排安歇之地和引導我們走正確的道路,從而成為「無懼之人」。序 言:人成長之後就會投身社會,各人會有不同的發展。近期社會有 一種心理病稱為「驚恐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焦慮症,其特徵是患者會反覆經歷突然而強烈的恐懼發作,也就是「恐慌陵作」(Panic attack),並對再次發作感到持續的擔憂。大衛從一個牧羊人發展成為一國之君,當中經歷的壓力不少,今天的經文就告訴我們他面對各種壓力下,如何保持成為一個「無懼之人」。
序 言: 詩篇23篇可以說是信徒最耳熟能詳的一篇聖經。這六節簡短的經文,卻是闡述作者對神和信徒的一種重要的關係描述,也是真正蒙恩悔改的信徒最能引發共鳴的經文,所以深得信徒的喜愛。經常反覆思想這篇詩篇,實有助我們去檢視我們 和神的關係的現況。 1. 耶和華 2. 我的牧者 3. 我必不至缺乏 結 語: 神愛世間屬祂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約13:1),但屬祂的人是否也會愛神到底?所以今天這節經文再一次提醒我們要時刻靠近祂,以免我們成為迷失的羔羊。因為我們人生最不能缺的,就是這位牧者。
序 言: 在世俗的標準下,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但對基督徒來說,我們不單能做大事,也應做大事,耶穌甚至說這事比祂所做的更大。我們今天就思想一下我們做這「更大的事」做到了甚麼程度。 1. 這只是小事? 2. 神眼中更大的事 3. 裝備自己做大事 結 語: 有一些人可能在一生中做了世人眼中看為的「大事」,但在神眼中沒有比領人歸主並教導他們成為門徒的事更大,這是基督徒獨有的權利和義務,當我們齊心努力去做時,才可配被稱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進入神的國度享受我們主人的快樂﹗
序 言: 真愛是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因卻不是每個人都會得到。苦難是所有人都不希望有的,但大多數(如果不是所有)人都會經歷過不同的身體或心靈上的苦難。差不多所有宗教都要對苦難的來源有一個解釋,而事實上,宗教的產生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是苦難。基督教的信仰是建基於那位遁成肉身並受苦至死來救贖人類的基督,對苦難當然有很不一樣的闡釋。 1. 苦難與罪 2. 苦難與榮耀 3. 苦難與智慧 結 語: 基督信仰中有些真理是屬於「奧秘」,是人類目前的能力所不能完全理解的。但至終神必向我們清楚顯明出來。「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 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苦難中,天父仍必看顧我們。
序 言: 聖誕節是神對世人的愛的預告,復活節就是神對世人的愛的實踐和完成。神的愛不同於一般人所理解的人間的愛,神的愛是堅定不移的,也是人間各種愛的根基,所以我們要明白神愛的特質,從而作出適當的回應。 1. 及時的愛 2. 獨一的愛 3. 永遠的愛 結語: 人間的各種愛都建基於神的愛,這根基堅如磐石。紮根於此,則上面的愛雖受動搖,但仍然穩妥。反之,將人間的愛建立在其他根基上,尤如將根基建在沙土上,外力一搖,就必倒塌,成為廢土。在此復活節期,讓我們好好檢視我們愛的根基,是否仍穩妥地建立在神的堅愛上。
序言: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人在這個世界誕生後,他一生都在不同的人的眼底下渡過。他也在這些人的眼中,真實地「演」出他的生命故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原文有心思意念的意思),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2:5-7。基督在地的生活,每時每刻都為人注視,祂就向我們示範了作為基督徒如何可以在世人面前以我們的人生傳達神對世人的信息。
序言: 教會今年主題是:「忠心作主門徒」。馬太福音10章是耶穌差派門徒出去傳福音的教導,其中教導門徒「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今年也是農曆生肖中的蛇年,就讓我們學習如何做一個靈巧馴良的門徒。 一、靈巧像蛇 二、馴良像鴿子 三、靈巧與馴良合體 結語: 靈巧和馴良並不互相排斥,不但如此,我們處身在「如同羊進入狼群」的傳福音的環境中,反而要好好將兩者結合,這樣聽從主的吩咐,才可以算是忠心作主門徒。
序言:信仰是一種生活,敬拜是這種生活的核心敬拜是從信主開始,直到天家仍然繼續的生命表彰。今天我們就從耶穌出生後牧羊人第一次的敬拜來看浸信會敬拜的特質。 1) 以神的話去敬拜 2) 以生活經歷去敬拜 3) 以讚美去敬拜 結語:敬拜是信徒離世之後仍然要做的事,是有其永恆性,而只有基督徒才有這資格去做,這是基督徒莫大的珍寶。
粵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