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林後 7:10) 我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彼後 3:18) 引言: 基督徒跟隨主的路並不平坦,我們雖然多次立志要遵行主的話,甚至奉獻一切給主,但曾幾何時我們都會跌倒,像彼得三次不認主。但要知道慈愛的主在我們信心走到低谷時,已為我們預備了一個救生圈,他不離不棄的愛時常都將我們找回,並且重新建立我們。 1. 猶大:世俗的憂愁 2. 彼得:依著神的意思憂愁 結論: 一個像猶大愚昧地跟著主而跟他沒有真正關係的人,在犯錯時,雖然承認自己的錯,卻不能真正悔改而不會長大,像個沒有生命的假花。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都會像彼得犯錯,但在信心低谷時他有個寶貴的救生圈,就是因真正認識主而與他建立的關係。每當跌倒時,他會生出依著神意思的憂愁,這憂愁會引導他悔改而不斷長大,是個有生命的真門徒。
引言: 人沒法完全認識主耶穌,因為主實在是太奇妙了,但當我們願意順服主的挑戰開到水深之處,便會更深認識主而改變。願我們都像彼得順服主而得著三方面的改變: 1. 從自恃到謙卑降服 2. 從片面到全然投入 3. 得人成為人生目的 結論: 我們信主甚至受浸,都只是信心之路的開始,對主的了解很膚淺。但當我們用小小的信心,大膽聽從主的吩咐,便會經歷到因認識主耶穌而帶來的巨大改變。願我們都開到水深之處,經歷這奇妙的祝福。
引言: 很多信徒喜歡到教會敬拜、唱詩、聽牧師講道,也參加教會的活動如團契、主日學、祈禱會等等,甚至幫忙做一些事情。但為什麼要成為教會的會員呢? 一、罪人變子民 二、君尊的祭司 三、聖潔的國度 結語: 教會是神憐憫揀選歸祂的一班罪人,藉主耶穌蒙恩從罪人變為祂的子民。當人接受基督耶穌,就自然成為普世教會的成員,有祭司的尊貴身份和權利;神藉地方教會實踐祂拯救的旨意,每個信徒都該順從主耶穌成為地方教會的會員,完成他的使命,讓主得榮耀。
引言: 父親所作的決定對自己一家的前途、福祉都有莫大的關係。我們都作出過重大的決定如移民等,但一切重大決定都莫過於信仰的抉擇,因信仰主導一切,但我們怎知自己的信仰是對的? 1. 人生的理想和實際情況差距很大,因不認識真神 2. 神呼召我們,要賜福給我們 3. 我們必須要看到和承認自己的罪,才能回應神的呼召 結論: 人生的理想和實際情況差距很大,因為不認識天父。慈愛的父神不斷通過耶穌呼召我們、要祝福我們。我們只要信,就會認識祂是信實、公義、慈愛的真神;但首先我們必須要看到和承認自己的罪,才能回應祂。他在邀請你!
引言: 馬太6:25-34的主題是 “不要憂慮”。究竟主耶穌是否在吩咐我們不要憂慮那麼簡單?答案並不是。耶穌卻是肯定生活上的困難是真實的,憂慮是正常的;但主卻應許要幫助信靠他的人,叫他們能面對和擔當生活上一切的困難、苦楚 。 1. 什麼是憂慮 2. 面對世上的憂慮 3. 專注正確的事 結論: 世上的事無論大小都會用憂慮奴役我們,叫我們無力面對問題。主耶穌明白體恤我們,也能幫助我們。我們只要向他祈求,就得著平安,因此能夠籌劃解決問題,神也會為我們開路;另外,若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自己的問題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因此不再懼怕,凡事都能作。
引言: 明天是亡兵記念日,大家都應對為國捐軀的將士們致敬。但很多人以為耶穌是反對一切戰爭的,他是否真的反對一切戰爭?基督徒對戰爭應該採取什麼態度?以下讓我們一起探討。 1. 戰爭的根源 2. 耶穌與戰爭 3. 基督徒該怎樣做 結論: 戰爭的根源是人的罪,特別是人的私欲所帶來的兇殺和搶奪,只有回歸神才有真正和平。主耶穌並沒有反對所有戰爭,他反而為了維護公義而戰;登山寶訓的教導是不要用惡人的方式回報惡人,並不是不要自衛。因此, 基督徒雖然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但有時要為著維護公義而戰,聖經沒有具體說明怎樣戰爭,因為基督徒須要用屬靈眼光判斷世事,履行公民責任,也要知道防止戰爭的途徑就是福音。
引言: 主吩咐每個信徒都要傳福音和領人作門徒,不論得時不得時,我們都不能停止。這是很難做到的,但很多人都做得到,他們的動力從何而來呢? 1. 嚴肅的囑咐 2. 困難重重 3. 動力的來源 結論 : 主吩咐每個信徒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傳福音,意思是無論人接受不接受,或自己的感覺何如,我們都要順服。原因不只是我們害怕審判的主,更是先有信心才有毅力。我們踏出信心的一步去經歷之後,才能看到聖靈的大能彰顯在人身上;從而更相信復活的主、有無比毅力的表現。
引言: 很多信徒常覺得用聖經的話語提醒人、鼓勵人、安慰人和傳福音是牧師、傳道人才有資格。然而, 主耶穌告訴我們,每一個跟隨他的門徒都是世上的光。 1. 照亮一家的人 2. 照在人前 3. 放在燈臺上 結論 : 主說你們是世上的光意思是每個跟隨耶穌的人都要在主內弟兄姊妹當中、在不信的人當中,隨時隨地、對誰都讓神的話通過我們光照人,榮耀神。
引言: 在人類歷史中,沒有一件事件比耶穌基督復活更重要,這事件的記載卻出乎意料地簡單,沒有一點渲染的成份,卻留下一個叫人無可否定它確曾發生的痕跡。耶穌復活把世人分成兩種,一種是相信的,另一種是不信的。他們都 按著這決定走截然不同的路、到不同的終點。 1. 你們來看三個事實 2. 兩個不同的報告 3. 一個嚴肅的問題 結論 : 因為罪的審判,人生下來就是要死;但耶穌在二千多年前復活了,我們並沒眼看見,但叫他復活的上帝卻留 下滾開了的石頭、空了的墳墓、事件的時間與地點,並藉著看見過耶穌復活的婦女甚至兵丁的報告,不斷地向世人出邀請,叫我們籍此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脫離罪的審判和死的捆綁,走永生的路。信的人要活出有盼望的豐盛人生,不信的人仍在罪和死的陰影下生活,你願意相信嗎?這是一個關乎生死的問題,我盼望你能作出顯而易見的決擇。
引言: 人很喜歡比較、也很會計較。但神國的規律跟世界不同,是不能比較,也不能計較的。太 20 章葡萄園工人的比喻教導我們天國與別不同的地方。 1. 誰比較、計較? 2. 比較、計較甚麼? 3. 為什麼神的兒女不比較、計較? 結論 : 無論我們是誰、信主後付出了多少代價來事奉主,跟隨基督的人都不比較和計較,因知道神的恩典浩大,是無法想像的。我們若真正了解,就必存謙卑、感恩的心,甘心樂意服侍主、服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