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引 言: 查理·柯克 (Charlie Kirk) 帶給我們這一代基督徒很大的 啟示,特別是年青基督徒。在過去二三十年裡,從九十後到XYZ世代因為深受六十年代的解放運動和後現代主義的影響而放棄純正基督信仰;人的溝通方式也因科技發展而變得很被動,失去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但查理獻上一切,喚醒今天的年青人回歸真理,我們該怎樣回應神的呼召? 1. 勇敢宣講真理 2. 在軟弱中剛強 3. 作美好的選擇 結 論: 今天,讓我們回應神對我們這代的呼召,特別是年青信徒,要起來像提摩太一樣,在眾多反對的聲音中,敢於用言語和好行為宣講和維護真理;像馬可雖然膽小軟弱但仍能善用恩賜完成使命,最終成為剛強的人;像路加在舒適生活中,不忘天國的使命而獻上年青力量,不要像那富有的少年官,雖然得著世界和世人的認同,卻失去永恆的祝福。
引 言: 很多人聽到老字,都會感到不安。雖然老是佛教四苦之一,但不一定是不好的,視乎我們的生命是怎樣過。如果活得對,老是人生最好的時光。 1. 對老的不同看法 2. 作好準備 3. 活出燦爛時光 結 論: 人無論年紀多少,都可能感到老,因為跟不上時代變遷。但事實上年老會帶來身心的衰歇,但如果好好作出準備也可以活得很豐富。關健是扎根於主裡面,在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就做有意義的事;在軟弱無力的時候,就靠主話語得力量。都一樣能活出美好的見證,並把寶貴的經驗傳承下去。因此,老可以是具有真智慧、蒙神記念、最燦爛的人生時光。
引 言: 基督徒不怕死亡,也不怕末日來到,因為知道將來要進天家永遠與主同住、享受永生,但今生又怎樣過?人生苦短,我們該把這短暫的生命投放在哪裡? 1. 空虛的人生 2. 為何得人是那麼寶貴 3. 例子 結 論: 聖經告訴我們當主再來的日子,天地都要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鎖化。除了人自己,不會剩下任何東西,人都要永遠存在,不是到天堂就是下地獄。因此無論我們年紀多大都要好好善用我們餘下的日子,把精力時間投放在領人歸主、作主門徒這使命上。主耶穌和保羅給了我們好榜樣,他們像父母一樣,雖然付上了很大的勞苦和犧牲,但當他們看見自己屬靈的兒女,就心滿意足地說:成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今天,主向我們發出了邀請,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我們該知道怎樣回應。
經 文: 彼前 2:9 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前 2:9) 引 言: 今天的教會很多人失業,不是教牧同工找不到工作,或信徒被公司辭退,而是信徒在教會中因種種原因沒有參與事奉,成為旁觀者。 1. 為何信徒失業? 2. 信徒不應失業 3. 該怎麼辨? 結 論: 信徒失業因為誤會只有牧師才該做教會事工而變得被動;也有因為無視教會權柄而分裂或離開教會;但大部份是因為不明白事奉意義、沒有合適地事奉而變得消極冷淡。彼前2:9告訴我們信耶穌不單是個人的事,神要揀選一群屬祂的 人,把他們分別出來,與世人在道德和整體生活上有所不同,為要見證宣揚神的美德。每個信徒都有祭司的身份和職份,在不同的崗位事奉,活出分別為聖群體的見證。因此,信徒必須明白事奉的意義和自己的恩賜,在合適的崗位事奉,便能充滿活力地同心建立神國,回應世界的挑戰,榮耀祂。
序 言: 我們最關心的人是自己,花很多時間為自己打算。但我們有否停下來反思究竟我活著有沒有意義?如果有,意義在哪裡?我們怎樣才活得精彩? 1. 是什麼掌控著我們 2. 認識真正的自己 3. 怎樣活得精彩 結 論: 我們從小就被兩種人生哲學所影響,第一,人是被家庭社會所塑造出來的產物,身不由己,有錯都不是自己的責任;第二,人是有絕對自由意志,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靠努力為自己創造未來。這兩種哲學都是不完全的,因為沒有神在當中。神造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之處,而且是神的精心設計。當人認識神對我們的愛和祂在我們生命中的美好計劃,就會真正認識自己和欣然運用祂所賜給我們的恩賜而活得精彩,不枉此生。
引 言: 主設立教會是要完成祂的大使命,但同時也是在合一上見證主。教會由很多不同的人組成,每個人各有其性格特點,因此走在一起時可能是麻煩多多,但也可以是像在天堂裡一樣。究竟神這樣的設計有什麼目的?就讓我們認識恩賜與教會合一的關係,因而知道怎樣發掘和運用自己的恩賜。 | 1. 什麼是恩賜 2. 恩賜的目的 3. 發掘和運用自己的恩賜 結 論: 恩賜是聖靈分給各信徒的各種長處、能力。其目的是為造就教會弟兄姊妹,不是用來誇耀自己或尋求特別經驗;恩賜各有不同因為神要我們互相倚賴,因而合一,這和諧的群體見證著三一神的屬性。基督徒須要發掘自己的恩賜,知道自己的崗位並且自己需要別人而別人也需要你。因此就不會自誇,也不自卑,各人對教會有歸屬感,樂意與別的主內弟兄姊妹攜手完成整體的目標就是叫世人把榮耀歸主。
引 言: 當我們要作主的門徒或帶領他人作主門徒時,往往只集中於作門徒的方法,如怎樣禱告、讀經、參加教會、傳福音等等,這是必須的,但很多信徒的信心不能堅固長久 (正如今天很多年青信徒進大學之後就放棄信仰,或一些信主多年的信徒會變得冷淡後退),究竟為什麼? 1. 沒有自己的信念和遠見 2. 信念和遠見的來源 3. 我們該怎樣做 結 論: 信徒的信心不長久堅固,因為只是學習作門徒的方法,而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信念,因而沒有生出正確的遠見。信念是認識神話語,親身明白和經歷到其真確之後所得出的堅定信心。這是神的工作,但我們可做兩件事:明白方法背後的原則而不單是方法,強調信靠神而不單是認識神學。盼望我們都能成為一個信心堅定而多結果子的門徒。
引 言: 在一個家庭裡,作父親是最難的,因為兒女都看見和感受到母親的辛勞,而且更願意親近她;但父親就像在做幕後英雄,看不見,而且令兒女生畏。但其實,父親比母親更具影響力。 1. 白髮和公義 2. 作公義的人 3. 對兒女甚至後人的影響 結 論: 當一個人年紀漸長,白髮不一定代表他的榮耀,不過當他追求像主耶穌那樣,行在公義的路上,就必得榮耀。具體地,一個公義的人是個謙卑、勤勞、真摯、誠實和憐憫人的人。父親 (其實也包括母親和所有門徒) 若遵守神的吩咐,行公義、好憐憫,他必影響兒女,甚至後人,他和兒女後人都會充滿主的榮光和祝福。盼望父親們在神話語的光照下都知道該怎樣行,兒女也知道怎樣為父親禱告。
25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 26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愛我勝過愛原文作恨〕 27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引 言: 很多人來到耶穌那裡為了得著祝福,但低估了福音,以為只是為今生的富足健康,不知道雖然救恩是白白的,但福音並不廉價,是須要跟隨他的人付出相當代價。 1. 福音的價值 2. 耶穌的要求 3. 義無反顧 結 論: 耶穌不單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豐盛的生命,可惜很多人只注重今生的安康和富足。然而,主耶穌要求跟隨他的人有嶄新的眼光,願意輕看世上暫時的福樂或苦難挑戰,而過一個屬天的敬虔生活,完成主的計劃,因主耶穌是萬王之王、萬主 之主,他要給我們最好的,就是他自己,世上一切都不能相比。我們不要妥協而作個“不冷不熱”的基督徒,像鹽失去其味道,只好丟在外面,受很大的虧損。
引 言: 要完成主的大使命是須要每個門徒都關顧屬靈嬰孩,使他們長大成人,作主忠心的門徒,今天就讓我們把範圍收窄到我們教會和自己的孩童上,因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知道最基本是要領他們清楚救恩、學習禱告和讀經,但除了知道怎樣做之外,更要用愛心去教養他們,他們就會到老也不偏離那當行的道。用愛去教養是什麼意思? 1. 肯花時間與他一起 2. 帶領他一起走進教會大家庭 3. 訓誨中有接納 結 論: 今天我們學習怎樣用愛心教養孩童,包括教會和自己的孩子,使他們長大成為主忠心的門徒,到老也不偏離。首先,我們必須肯花時間與他們同行,重視和聆聽他們的需要,使他們不會感覺被拒絕;其次是引領他們走進教會這大家庭,因為教養不能只靠一人的努力,必須整個教會的配合,使他們經歷主內弟兄姊妹團契的溫暖和合一;最後,在提醒和改正不當的行為時要先了解他的處境,使他感到沒有懼怕而甘心接受教誨。如果一個人曾經歷過這樣愛的對待,以後他也懂得同樣待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