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路: 15:11-17 『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話很有意思。不但生動的描述了聖 經所說的悔改(Repent)的意思,並且能夠充分地表達出悔改 者的意願和決心。 耶穌也曾經講過一個浪子回頭的感人故事。不但一針見血 的指出了當時的群眾的處境和狀況,對今天後現代人,也同樣 具有很深的意義。 浪子的比喻 (路 15:11-17) 1. 浪子的悖逆 2. 慈父的心:浪子回頭 後現代世界中的浪子 1. 以為擁有是權利 2. 以為放縱就是自由 結語: 中國人說,『違天不祥』。 執意逆天而行的,永遠得不著平安。人若尋求與天上的慈父和好, 就當會轉歸向祂,天父必會接受的。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生命之交流 在愛中相交(續) (約壹2:12-17) 人可以把愛說得天花亂墜,然而人愛的是什麼,就會做些什麼;愛的是誰,就會選擇做誰所喜悅的。這是最顯明不過的事實。我們若真愛主,就會選擇多親近主。這應該也是最基本的了 。 一、愛主沒有資歷年齡的界限 。 二、愛父或愛世界 三、門徒不屬於這世界卻被差遣留在世界 結語:愛主的具體表現 回顧約壹 2:7– 17的經文,然後請思想 : i. 請思想,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及今生的驕傲對現代基督徒有什麼挑戰 ? ii. 門徒被差遣留在世上有何具體意義? iii. 我有否意識到這個被差遣的身份?能夠為此具體的做些什麼?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箴22:6; 申11:18-20 現今這個社會,看凡事都是相對的。因此,道德,倫理,人倫關係等,都沒有準則。既沒有必定的是非,也無善惡之別。財富雖然豐足,道德卻是淪喪敗壞。二十一世紀出生的一代,他們的未來會是如何?將會是誰主導他們的前景 。 一、核心價值真確方向 二、當行的道路 (箴 22:6 ) 三、言教和身教并重 (瑪2:15;申11:18-20 ) 1.以身作則– 家長的本分 2. 殷勤教導 – 『多管齊下(多媒體)』 結語: 教導今天的下一代誰之責 1.培養敬虔的後裔 2.需要我們的積極參與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生命之交流 在愛中相交 (約壹2:7 – 11) 上次第四講以約壹2:6『人若說他住在主裏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為結束。『住在主裏面』,就要照主所行的去行,也就是效法主。這是基督徒一生的追求,因為離了主,我們就不能作什麼。要效法基督首先的就是 『愛 』 。 一、愛 - 新舊誡命的總歸 二、光明要取代黑暗 三、愛 - 住在光明中 結語:誡命雖有許多,總歸卻在於『愛』。 回顧約壹 1:6 – 2:11的經文,然後請思想 I. 面對和自己意見有分歧,有過摩擦,或不受重視的主內肢體,能夠愛嗎? II.…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生命之交流 遵守主誡命 (約壹2:3 – 2:6) 行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相交包括了與主和與肢體的相交。然而上帝是聖潔的,因此我們必須藉耶穌的赦罪恩典來對付自己的罪。罪被赦免是相交的條件,相交才是目的。今天我們進一步思想,在具體行動上怎樣彼此生命相交。 一、從得赦免到守誡命 二、 遵守誡命與認識主 三、遵守誡命與愛主之心 結語:這段經文結束在『照主所行的去行』。然而怎樣具體的效法主所行的行呢?請想想主怎樣吩咐我們效法祂?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生命之交流 行在光明中 (約壹 1:5 – 10) 約翰在這段經文中,最常用的字,就是『若』。它指出了 有正反兩面的可能。光明和黑暗在本質上是對立的,不相容的。 因此行在光明中不是信主以後的必然結果,而是一個刻意的抉擇 與行動。人能夠繼續行在光明中,就非靠主赦罪之恩典不可。 一、行在光明中與彼此相交 二、不要自欺欺人 三、彼此相交的基礎 思想與反省: 根據統計,大部分現代基督徒基本上沒有向上帝認罪悔改的習慣。 1. 請認真的回想,上次真誠的到主的跟前懺悔認罪是什麼時候? 2. 既然是認罪,有沒有立下心志,設下行動計劃去改過自身?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經文: 約 20:1-18 經歷了兩千年來的千錘百煉,耶穌基督復活這個不可思議 的歷史事實, 存留至今屹立不倒。接受相信的人,包括有賢人哲 士,學者專家,男女老幼,多的不計其數。然而,相信接受復 活的事實是一回事,能否經歷復活的大能,以至生命有更新改 變回有是另一回事! 約翰福音對復活清晨有其獨特的記載,它集中描述了三位 門徒在耶穌的復活裡的經歷。這經歷完全的改變了他們的人 生。你有沒有經歷過耶穌復活的大能? 一、什麼是復活大能? 二、三位門徒的經歷 三、持續的經歷不斷的更新 結語:認識復活的事實只是一個開始,人若不能藉此而經歷 耶穌復活的大能大力就徒然認識了。你希望經歷主復 活的大能嗎?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生命之交流 經文: 約壹 1:5 – 2:6 『生命影響生命』的意思是讓主的生命透過我們活出 來。不是我的生命,而是主的生命影響他人的生命。關鍵在於 我們是否有主的生命在裡面?今天我們藉使徒約翰給眾門徒的 信息來自己查看自己。這個信息,約翰說是他從主所聽到的, 因此,他是第一見證人。 一、上帝是光– 主的生命就是人的光 二、光明與黑暗彼此對立 三、行在光明中的生命 思想與反省: 1. 生命若受到影響就會產生更新變化,請思想,在過去的年日 中自己的生命朝著什麼方向轉化改變? 2. 我們自己的生命是否不斷地受著主的生命的影響? 3. 若說受到主的生命之影響,最起碼我會羨慕主的生命。請靜 心自問,我愛慕耶穌嗎?心中是否切慕著去認識祂,親近…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中華文化與聖經歷史 的古老民族之一,實在非常難得。然而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 五千年來受到許多其他文化的衝擊和影響。今日所見和遠古先 賢時代的文化傳統已經相去很遠很遠了。 其實隨著時間演進和文化交流,所有的文化都必定會改 變。若只是在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上的改變,那只是表面的改 變,影響不大。若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道德、核心價值、宗教 信仰有了改變,這影響就非同小可。其原初的文化精髓也可能 因而失傳。 (一)尋根索源 (二)先賢的信仰 (三)漢字洩天機 世上有一個小民族,希伯來人。他們也同樣有近五千年 的歷史文化。他們地小人稀,也不富強。而且曾經亡國近二千 年之久,人民分散到世界各地,居無定所。到處被排擠,數度 遭遇幾乎滅族之劫難。竟然在 1948 年復國,即現在的以色列 國。他們的文化精髓竟然完全的保留至今。 其實中華先賢的文化和希伯來文化,有許多相似共同之 處。都是敬天畏神。如今透過聖經的啟示,我們可以尋索到先 祖聖賢所敬畏的上帝。
Preacher: 麥中堂牧師 | Series: 2015 主日講道, 生命之交流 經文: 約壹 1:1-4, 5 『生命影響生命』這個說法,很中聽,頗有意思。但是 這『生命影響生命』是什麼意思呢?如何影響另一個生命呢?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的意念。每次我們守主餐,擘餅分杯,就 是象徵著我們一同分享主的生命。然而我們的生命受到了什麼 具體影響呢? 今天開始一個信息系列,就是透過約翰一書來思想關於 『生命影響生命』的實際意義,系列講題為『生命之交流』。 一、誰的生命影響著我們的生命? 二、既真實又可貴的生命 三、生命之交流 思想與反省: 請安靜思想,今天是什麼正在影響著主導著我的人生? 是某個放不開的執著,一個心願,或漫無目的呢?是什麼在影 響著我的生命呢?
粵語堂